FURUYA DENKI古屋电气供应链助力中国工业
内容中心
中国核电的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1-06-01 浏览:1210

中国核电的发展之路

我国的核电技术和高铁一样,从以前的向国外学习,到如今的自主创新,独步江湖。上世纪80年代,世界核电发展进入高峰时期,但中国核电才起步不久。中国先后引进了法国、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的核电技术。1982年,大亚湾核电站项目批准,1994年5月正式投产,引进法国M310技术,建设完成了国内首座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


大亚湾建设的确有法国工程师指导,但是经过消化吸收(不得不说山寨能力的确很强),之后的几个电站基本没外国人什么事了。1985年,中核集团的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全部实现自主建设。直到2006年中国引进三代核电技术之前,国内核电企业主导的核电站开发,技术路线基本都来自于M310。

但是,中国的核电技术却在不断地模仿学习,在M310技术基础上,中国自主设计了改进型二代技术,这标志着中国基本消化了之前的法国核技术。2007年,AP1000作为美国三代核电旗舰技术被中国引进。随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成立,全面负责AP1000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很强吧)

福岛事故(2011年)后,中核与中广核分别推出了自己的三代核电技术型号ACP1000与ACPR1000+。通过近十年对法国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国家的主导下,中核与中广核两集团联手打造了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技术“华龙一号”。

如今,10年过去了,功率更大、安全性更高的大型非能动核电型号CAP1400被正式推出,这也标志着我国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立出口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正式亮相,成为了极具有中国特色的另一张国家名片。